黄埔成立广州首个区级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研究院将是一个平台,整合各种人才资源,深入挖掘、系统整理、精准提炼黄埔区的海丝文化、军校文化、香雪文化、创新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和精神,系统研究解读黄埔文化与广州

“研究院将是一个平台,整合各种人才资源,深入挖掘、系统整理、精准提炼黄埔区的海丝文化、军校文化、香雪文化、创新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和精神,系统研究解读黄埔文化与广州文化、广府文化、岭南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关系,形成研究成果。”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张骞表示,研究院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将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并广泛应用于“读懂广州、建功黄埔”主题活动。

“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重要祭海场所,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史迹,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西洋文明先后在广州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形成了特别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海丝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秘书长王芳说,“我希望能和其他专家学者一起深入挖掘黄埔的历史文化,把它们呈现出来,让黄埔文物‘活'起来,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2月,黄埔区率先在全市出台区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意见和联动工作机制方案,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协同、闭环机制,形成全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张网。全国独创导航类应用软件文化保护对象地图、全省首名文化遗产检察官、全市首创“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围绕“十古”保护,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基层治理探索“新招”迭出。

黄埔区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目前全区有古树、古村、古屋、古庙、古巷、古道、古塔、古井、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共701处。宣传片结合广东音乐元素,用轻松诙谐的歌词和演唱方式让文物“活”起来,生动展现黄埔“十古”文化遗存。

据了解,岭南文化研究项目是目前研究院着力推进的项目之一,通过“让古物活起来”等形式,对黄埔“十古”进行活化利用,创编宣传片、编辑出版相关书籍等。除岭南文化研究项目外,海丝文化研究项目、军校文化研究项目、创新文化研究项目、红色文化研究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也在推进中。

现代科技说唱“十古”,让文物“活”起来

据悉,新成立的研究院将致力于深入挖掘和研究海丝文化、军校文化、香雪文化、创新文化等黄埔特色文化,使更多黄埔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推动黄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向纵深发展。

“‘十古'音乐短视频创意独特、制作精良,让观众在时尚与古典并集的浓郁广东音乐中,看到黄埔的各类‘宝贝',用新颖、诙谐、唯美的手法展现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凸显浓墨重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底色。”黄埔文化人才项目白永成艺术工作室创建人、知名导演白永成说。

“在织密历史文化保护网的基础上,黄埔区再次率先全市成立首个历史文化发展传承研究院,标志黄埔历史文化研究发展传承工作正向纵深发展。”张骞表示。(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基于黄埔多元历史文化的特色,这次所聘专家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他们之中,有的长期从事考古工作,对广东广州历史文化有深刻研究,有的专注研究海洋史、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和广东史,对海丝文化有着独特理解,有的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广东党史研究,曾主持编辑广州起义资料、黄埔军校系列丛书和口述历史,还有熟悉黄埔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长期研究开发区运行、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专家。

活动当天,研究院首个研究成果:岭南文化研究项目——黄埔“十古”宣传片《“嗨皮”十古说黄埔》对外发布。

“我们坚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古遗存的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标。”黄埔区副区长何宇鸿表示。

“我们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打造波罗鸡、达奚司空等三维形象,用轻松诙谐的歌词和演唱方式,向公众全面展示黄埔‘十古'的文化意涵和独特魅力,为城市留下记忆,也让人们记住乡愁。”张骞说。经过前期摸查,黄埔区目前共有十类古遗存701处,《“嗨皮”十古说黄埔》是研究院的岭南文化研究项目的开篇之作,结合广东音乐元素,用广大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黄埔“十古”,让人们对黄埔“十古”有更深的了解。

“东坡Buddy,欢迎来到新黄埔,让我来为你介绍,新黄埔春拂大地万象生。”伴随着喜庆欢快的广东民乐,南海神庙经典文化人物达奚司空通过三维立体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故事借用苏东坡被贬至岭南途中,在广州停留,慕名拜祭南海神,登上浴日亭并留下千古诗篇《南海浴日亭》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达奚司空带着苏东坡云游黄埔,惟妙惟俏的波罗鸡、南海神庙古狮、龙头、凤首壶等民俗、文物形象,浴日亭、南海神庙、玉岩书院、莲塘村、大榕树、深井文塔、安来古井、进仕巷、罗氏宗祠、水声下桥、幸福里等黄埔“十古”经典场景一一展现。在苏东坡与古物的一唱一和间,传递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2/0610/1757.html



上一篇:枣庄职业(技师)学院:深化德廉文化理论研究
下一篇:鄞州成立宋韵文化研究中心!让宋韵文化流动起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