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白云翔:为何要提出手工业考古?研究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什么要在考古学领域提出一个“手工业考古”的分支学科?手工业考古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推动相关研究?城市手工业考古有何独特之处?手工业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什么要在考古学领域提出一个“手工业考古”的分支学科?手工业考古研究内容有哪些?如何推动相关研究?城市手工业考古有何独特之处?手工业考古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能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白云翔在中国考古学界率先提出手工业考古概念,并在10年前发表《手工业考古论要》专业论文,确立手工业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很快在考古学界引起积极反响。他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详细解读手工业考古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设想。

为什么要提出手工业考古?

白云翔介绍说,作为近代工业革命之前加工制造业和矿业等各种传统工业的总称,古代手工业也即“前工业时期的工业”,它和农业共同构成人类诞生后整个古代社会两大主要社会生产领域。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包括遗物和遗迹两大类,而遗物绝大多数又是手工业生产的制品或者是与手工业活动直接有关的物品,同时,考古学又是从古物(实际上就是古代手工业的制品)的寻找和研究为发端。因此,近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跟古代手工业尤其是手工业制品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云翔指出,在近代考古学中,与古代手工业相关的研究是考古学与之俱生的课题,但“手工业考古”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这样一个命题并使之逐渐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无论对于考古学学科的不断完善还是考古学最终目标的逐步实现,乃至对于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都应当是必要的”。

他认为,“手工业考古”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迄今的考古学研究及其成果,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与古代手工业有着某些关联。之所以提出“手工业考古”的命题并讨论其相关理论和方法问题,是祈望建立手工业考古的体系,推进古代手工业的系统性考古学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促进考古学的繁荣和发展。

手工业考古有哪些主要门类?

白云翔表示,手工业考古首先是古代手工业各个门类的考古学研究,而古代手工业是一个门类众多的产业系统。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国史前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手工业根据生产内容并结合产品用途,大致可分为石器、铁器工业,木器、骨角蚌器、金银器、皮革、服装、油料等加工业,陶瓷烧造业、青铜冶铸业、钱币铸造业和漆器、玻璃、火药、文具、车船等制造业,以及纺织业、制盐业、酿造业、制糖业、制茶业、造纸业、印刷业、编织业、采矿业共25个大的门类,有些门类还可分为若干小的门类,也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门类划分。

其中,石器工业是史前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历史时期的玉器加工、石器具制作和石雕等石作手工业也属于这一大的门类。

陶瓷烧造业既包括史前时代陶器的烧造、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烧造,更包括汉代以后历代陶器和瓷器的烧造;既包括日用陶瓷的烧造,也包括砖瓦等建筑陶瓷材料的烧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经久不衰的一个手工业门类,尤其是东周以后的砖瓦烧造业、魏晋以后的瓷器烧造业,更是规模庞大的一种产业。

白云翔指出,手工业生产的分类并非绝对,各门类之间有密切联系,如青铜冶铸业、铁器工业等与采矿业有着直接的联系,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直接关联等。各种手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如酿造业、制糖业、制茶业、编织业等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车船制造业与交通运输、钱币铸造业与商业都有密切联系。

同时,古代的加工制造活动还有许多,如粮食加工、食品加工、豆腐加工、印染等,但它们或者作为其他产业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或者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手工业,因此未单列为手工业的一个门类。此外,手工业的分类往往因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根据产品用途不同而进行的“兵器制造业”“农具制造业”“副食品加工业”的分类等。

手工业考古研究内容是什么?

白云翔说,古代手工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手工业考古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研究系统。手工业考古是从古代手工业各个门类的研究出发,而古代手工业门类众多,各门类之间从原材料、生产技术到生产方式、产品及其流通和应用等各方面也多有差异。

从总体上看,手工业考古主要包括原材料研究、生产工具和生产设施研究、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研究、产品研究、产品流通和应用研究、生产者研究、生产经营方式研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研究、社会经济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等10方面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2/0314/1723.html



上一篇: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
下一篇:用区域史拓展整体史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