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考古研究终于发现商王朝中期国都与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赵辉 中国民族科学家)商王朝是我国人文历史中的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商王朝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发展阶


(作者:赵辉 中国民族科学家)商王朝是我国人文历史中的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商王朝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商王朝得以考古证明的标志。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伐夏取代夏禹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汤的商王朝。上世纪初考古发现商王朝末期都城殷墟遗址,证实了商王朝的历史存在,但因商王朝的历史久远,许多关于商王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并没根本解开。即使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在作《史记》时也不得不感叹对商王朝历史信息了解的局限性:“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於书诗。”太史公说,我是根据《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从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采自《尚书》和《诗经》。


因为商王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诞生了现代中国考古学,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周年。随着百年中国考古学的深入发展,众多考古遗址的间断发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不断出土,神秘的商王朝历史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个承接夏王朝与周王朝历史文化发展的华夏文明历史的商王朝,终于拨开云雾,重现华夏大地。 商汤灭夏前,商部落就经历八次迁徙,商汤建立商王朝至殷商灭亡又经历了五次迁都。历史研究一般将盘庚迁都殷地之前的历史称为商时期,盘庚迁都殷地之后的历史称为殷时期,商与殷是商王朝五百多年历史中的前后两个时期,统称殷商王朝时期。《竹书纪年》与《史记》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竹书纪年》对盘庚迁都前后时期的记载为“南庚,名更;元年丙辰,王即位,居庇;三年,迁于奄;六年,陟。阳甲(一名“和甲”)名和;元年壬戌,王即位,居奄;三年,西征丹山戎;四年,陟。盘庚,名旬;元年丙寅,王即位,居奄;七年,应侯来朝;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


对于商时期上述的商王朝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什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一致。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从盘庚从奄地迁都时,对商朝不听命令的王公贵族发出的生命威胁来看,必然导致大量商的王公贵族遗留在商奄地,而不会跟随盘庚迁都殷地,使得奄地成为仅次于殷地的商之大邑。 因此,研究确立商之奄地的地理位置,研究奄地在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地位,就此成为我们破解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奄”在商周时期的历史存在,是打开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钥匙。


商之奄,在商周王朝交替时期是一个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存在。从中国的文献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关于“奄”的记录: 《竹书纪年》:成王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秋,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文公出居于东。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秋,大雷电以风。王逆周文公于郊。遂伐殷。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迁殷民于卫。遂伐奄。灭蒲姑(姑与四国作乱,故周文公伐之)。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夏四月,初尝麦。王师伐淮夷,遂入奄。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夏五月,王至自奄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六年,大蒐于岐阳。七年,周公复政于王。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1212/1558.html



上一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省政
下一篇:中国姓名姓氏文化研究,赵姓氏的起源和来历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