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方文化研究」清远地名拾趣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地名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可以说,地名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地名来源有于多少类?有学者总结出46类,如来自地理环境、地理位置、

地名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可以说,地名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地名来源有于多少类?有学者总结出46类,如来自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历史人物、人名、物产、传说、事件、美好寓意、职业、古迹、气象、君王赐名、地质、形貌、典故、地质、功能、建设单位、祖先名字、建筑材料……。

清远市各地的地名内涵丰富,十分有趣。笔者以自娱自乐为宗旨,根据《清远市地名志》《清远县志》等书籍、清远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资料以及日常收集的民间传说等,选择其中之一二,按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历史人物等,分为10个类别,整合成本文。其中有部分地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来源,如地名连山:“因县南有黄连山,产黄连,故名连山”,这段记述中既有源于地理位置的成分--“位于黄连山的北面”,又有源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县南有黄连山”,以及源于物产的现实--“产黄连”。地名包含“源于位置、环境、物产”三个类别,随意归入任何一类,都说得通。其次,有部分地名通名是参照1993年版《清远市地名志》的记述,有别于现在的通名。

地名源于地理环境

汤塘镇,属于佛冈县。因驻地北有温泉出露,积水成塘,故名。

英德市,南汉乾和五年(947),置英州,治浈阳。因境内中部英山盛产英石而得州名。北宋乾兴元年(1022),改浈阳为真阳,仍为英州治。南宋庆元元年(1195),因宁宗曾受封于此,“承恩积德”,故改英州为英德府。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改属韶州府。

洲心街,属于清城区。明代,该地为江心沙洲,成为集市后,先后称七星市、芦塘市、洲心圩。田龙村,属于清城区。古为一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弯状大草塘,终年积水,形状似一条小龙,塘中多田螺,周围有田,谢姓在此建村时取田螺弯为村名。建国后取谐音改称田龙村,沿用至今。

风柜口,属于清城区源潭镇。因村三面环山,仅有一山口外通,被喻为大柜,且山口风力较大,故名风柜口。

白鹤汛,属于清城区飞来峡镇。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李姓人家在此定居。因此地昔为竹林,前有水塘,白鹤众多,尤以汛期为甚,故称白鹤汛。

鱼跳村,属于清新区。清嘉庆三年(1798)钟姓人在此置居,因村东小河上有一石堤,常有鱼在此上下跳跃,村因此得名。

涡水乡,属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连南县)。据传瑶民最先在涡水村聚居,见四环山,形似锅,取流经中部河流为涡水,村随河名,为连南排瑶的起源地之一。

黎埠镇,属于阳山县。因建于两河汇合处,地形轮廓像犁头,原名犁埠,后取谐音改称黎埠。

地名源于地理位置

水头镇,属于佛冈县。因地处潖江水源的源头,故名。

海边村, 属于清城区东城街。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谭姓人自南雄县迁此建村,因地处飞来峡下游、北江北岸,附近河段河面较宽,古人称“江”为“海”,故名。

水口镇,属于阳山县。因地处七拱河汇入连江之口,故名水口。

地名源于历史人物

司马弟,属于佛冈县迳头乡。明末建村,相传附近石咀头村郑懋中曾官至司马司指挥,其后裔在此建村,取今名以示纪念。

太保镇,属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连山县)。据说昔时有李姓人在外官封太保,老死不归,乡民立太保社祀之。后祭祀日盛,逐渐成圩,故名太保圩。

保安镇,属于连州市。南朝宋,为纪念唐代本邑诗人孟宾于而取名宾于乡。1949年12月,取“确保安全”之意,改名保安。

将军山,在阳山县中部、水口镇境内,面积2.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58米。相传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封路博得为伏波将军,率兵出桂阳(今连州)、下湟水(今连江),进袭番禺(今 广州),曾在山下屯兵得名。

黄朝顶,在阳山城南、杨梅乡境内,南北走向,面积约13平方公里。相传唐中和三年(883),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战败,带领农民军撤出长安,路经此地。后人称此为黄巢顶,巢与朝谐音,成今名。

地名源于人名

裕光路,位于英德市区南部,南北走向,1991年建成。为纪念北江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创始人刘裕光而命名。

石板村, 属于清城区东城街。清末民初,村民从当地乡贤方石带、夏板溪两人名字中取“石”“板”二字,起名为石板村。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1109/1455.html



上一篇:《张謇校歌文化研究散论》新书首发仪式在京举
下一篇:汉代丧葬文化的伦理意蕴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