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粉丝养成记:内容世界观、文化共鸣、沉浸体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6日电 “因为《冰雪奇缘》的空前成功,迪士尼2014财年消费品部门可谓是创纪录的表现。这个我们用心创作的故事俘获了全世界的想象,全球对和电影人物有关的消费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6日电“因为《冰雪奇缘》的空前成功,迪士尼2014财年消费品部门可谓是创纪录的表现。这个我们用心创作的故事俘获了全世界的想象,全球对和电影人物有关的消费品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在美国假日消费季,《冰雪奇缘》打破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消费品的销售记录。特许经营的力量也非常强大,艾莎(Elsa)娃娃在美国的零售收入就高达2600万美元。” 迪士尼CEO罗伯特·伊戈尔曾在2014年财报股东信中提到了《冰雪奇缘》IP粉丝的力量。

能看到,当IP牢牢锁住一批又一批死忠粉,已然不再有天花板。不管是接连闯入年度票房榜单,还是带来的衍生品等多元可观收益,好的IP可以不断留住和拓展粉丝,让其保持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超级IP与粉丝关系的建立有哪些方法论与运作逻辑?或许,我们能从海外迪士尼、漫威的运作模式,以及国内爱奇艺等本土平台的案例身上找寻到答案。

建立可拓展的统一世界观,保持粉丝对IP的长久内容追寻

与市面上的大部分“快餐式”IP不同,在漫威的十余年内容布局中,其实形成的是一个“漫威宇宙”。通过宇宙的构建,漫威逐渐养成了与自己世界观、价值观相同的粉丝。有人解释道,IP宇宙是由若干个能够独立呈现的IP联动而成,是系列IP的进化升级版。IP宇宙可以包含多种领域,覆盖更广的受众范围,不同年龄段、性别的消费者都能在IP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真正的“跨媒介IP宇宙”需要具有统一的世界观,有无限的生命力,并且符合叙事延展的基本逻辑。

粉丝对于擅长“讲故事”的作品,有着天然的热衷。要怎样才能让观众在一年后,甚至十年后还能如“初恋般”投入这个新故事中?丝丝入扣的故事宇宙和同一底色的价值观成了答案。

“漫威宇宙”之所以称为宇宙,是因为其不是互不关联故事的拼图,而是能够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系统,从2011年的《雷神》开始,一条关于“无限宝石”的线索就开始串联起所有的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是影响情节走向的节点,并暗藏重要信息;而随着《复仇者联盟4》中灭霸带上“无限宝石”手套后的一个响指,超级英雄的故事暂告一段落。通过各种故事情节上的串联将超级英雄们的出生、成长和人生经历完善,同时还让超级英雄们相互串门,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漫威宇宙。就这样,10余年布局,22部电影,5部短片,数百集美剧,共同铺就了这部集大成者。

除了统一的故事世界观构建,形成对抗式的阵营也会让IP具有了更好的延展性。这种对抗式的IP价值观构造方式,使其能够像人工智能学习中的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即生成对抗网络)一样,能够在内部自我发掘和成长,使得IP本身充满“智慧”。

简单理解,在能称得上“宇宙”的IP中,故事的矛盾推动不再是由单纯的两个角色,而是不同的阵营、势力,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不管是漫威电影中的超级英雄阵营(甚至也能继续分化)和灭霸阵营,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的完美联动,或是“唐探”系列在电影和网剧中围绕“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把侦探组合分成不同的派别等等。当IP形成两大对抗阵营后,其可拓展的故事就会变广,对于IP的后续开发、IP粉丝的叠加就赋予了很多想象力。

本质上,这属于一种后现代的宏大叙事模式,通过主题的象征性、事物的对比性、意蕴的想象性等激活宇宙,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跨越圈层的传播能力,建造一个复杂的IP社会主体,赋予IP受众无穷的想象空间,广阔世界中更多的人、更多的故事则留待受众在脑海中、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不断续写。它召唤着受众的深度参与,要求有限的故事素材在无穷多的受众那里生成无尽的故事。

从集体意识到文化共鸣,IP需要有文化张力与底蕴

与传统媒介不同,数字媒介的开放性、迅捷性、交互性等特点大大增强了粉丝的IP文本生产力,他们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信息生产者。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他们生产什么?他们为什么为生产?一种有序的“窄播”变成无序的“广播”之后,又是靠什么把粉丝们重新组织起来?

答案便是在类型文化的基础上开发IP,让所有认同和共鸣都能找到根源。

每个成功IP背后都聚合起一种普遍性的集体记忆。众所周知,“漫威宇宙”的核心便是围绕超级英雄角色展开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浪漫的怀想也成为其内容席卷全球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创造才更加稳固,观众才能超越故事本身(简单制作人和编剧的意图),为IP的意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806/1224.html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三亚黎、苗族文化产业 发展研究
下一篇:西蜀和南唐两地文化发展不同的原因,及两地文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