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巫山地区大溪文化玉石器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重庆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对于巫山地区的调查最早源于1925-1926年,美国中亚探险队的纳尔逊()等一行到三峡地区考

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重庆巫山大溪遗址而得名。对于巫山地区的调查最早源于1925-1926年,美国中亚探险队的纳尔逊()等一行到三峡地区考察,在巫山大溪镇发现一批石器、陶片及鱼骨,其调查报告刊载于《自然科学》[1]。本文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玉石器,从形制和材质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得知玉石器的质地主要以透闪石、非透闪石和绿松石为主,形制上仅见装饰品类,大多是长江下游地区常见的史前玉器造型,但也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史前玉器的特征,如器物边缘上的锯齿纹,黑色油石器的类型多是耳饰和人形或动物形的圆雕饰件。

一、历次发掘中玉石器的情况

从1959年开始,在对巫山地区相关遗址和墓葬的多次发掘工作中,陆续有大溪文化玉石器的发现。1959年7-8月及11-12月,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对巫山大溪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工作,共发掘遗址228平方米,墓葬74座。在遗址中发现的玉石器有玉玦、玉璜及玉石圆心(可能是制作玉玦及环时所旋下的圆心),在墓葬中的玉石器如玉璜、玉玦、玉环等大多发现于人骨架的胸颈之间,特别注意的是在儿童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件人面形玉饰[2]。

1975年10月-1976年1月,四川省博物馆、万县市(现为万州区)文化馆、巫山县文化馆联合对大溪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清理墓葬133座。墓葬中发现的玉石器比较丰富,早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集中在女性墓中,主要是耳饰玉玦和耳坠,晚期墓葬出土的玉石器种类增多,男性和女性墓中均有,耳饰有玦形耳饰、梯形耳饰、圆形耳饰、方形耳饰和双环形耳饰,质地中出现绿松石,新出现玉璜、玉镯和玉璧三个类型,多置于墓主人头上部、手臂或胸部,部分玉石器边缘刻有锯齿纹,生产工具的制作普遍使用切割和钻孔技术,钻孔采用管钻法,有单面钻和双面钻两种[3]。特别注意的是,墓葬中出土的双环形耳饰呈滑轮状,石质黑色,根据杨建芳先生的研究,这种造型奇特的装饰品,迄今尚未在其他史前文化遗存中发现[4]。



1985年11月-12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在对大溪遗址的调查中,采集到较多的石器、骨蚌器和陶器,未见玉器[5]。

1994年3月-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对巫山境内古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和全面钻探。此次发掘,发现了大溪文化墓葬3座,出土一批石器和陶片,未见装饰品和玉器[6]。

为配合三峡库区地下文物的抢救保护工程,200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组织了大溪遗址工作队,同年5月,工作队对大溪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测绘和调查,初步确定了早晚遗存的分布区域和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区。从2000年10月-2001年3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的大规模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7]。此次发掘共揭露了新石器时代墓葬155座,分为4期,仅在2期、3期墓葬中出现玉石器,在2期墓葬中有玉玦、玉环、玉珠等,玉玦的位置在耳下,玉环套在手上,3期墓葬中只出现了玉玦[8]。

2014年3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3处。其中大溪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最具特色,集中发现一组动物造型的黑色油石饰,如猪形油石饰、穿山甲形油石饰、鸟头形油石饰,另有人面形油石饰[9]。

二、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大溪文化玉石器类型分析

2000年以来,直至2014年,巫山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进行,目前尚未发布详细的发掘报告,所以笔者就移交给本馆的部分大溪文化玉石器做简要分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巫山地区出土的大溪文化玉石器共有22件,2000年至2003年间出土于巫山地区。除了两件人形和动物形黑色油石饰出土于巫山古城遗址(人民医院),其余如玉镯、玉玦、玉璜、玉饰、绿松石饰和其他黑色油石饰皆出土于巫山大溪遗址。

馆藏大溪文化玉石器从质地和外观特征上来看,拟划分为以下三类:

1.玉镯、玉玦、玉璜及其他玉饰

馆藏的大溪文化玉镯2件,玉玦3件,玉璜3件,玉饰2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玉镯(图一),藏品号。径8.9厘米,玉质青白色。器呈圆环状,内外缘等厚,外缘略微磨薄。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623/1036.html



上一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成渝可
下一篇:辉县文化|辉县琉璃阁遗址是新中国考古学界的多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