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先行先试:打造全球文化艺术品交易“高地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文化艺术品跨国交易日趋活跃,文化艺术品正成为国际通用的“软黄金”。文化艺术品市场对于鼓励民间合法收藏,加强文化保护利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从而让文化“

  随着文化艺术品跨国交易日趋活跃,文化艺术品正成为国际通用的“软黄金”。文化艺术品市场对于鼓励民间合法收藏,加强文化保护利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从而让文化“活起来”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按照中央精神,海南将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成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联合发文批准,允许海南建设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海南抓住历史机遇,率先试水进行突破。由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文交”)应运而生。

  6月19日,经过6个多月筹备,海文交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运营。这也是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业内人士分析,海南对标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规则,打造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高地”,有利于逐渐扭转长期以来“西强东弱”的国际艺术品交易格局,进而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走出去”。这对我国抢占全球文化艺术品交易系统的话语权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内外文化艺术品市场规模巨大

  6月19日,来自文博领域的政、商、学界翘楚及相关从业者350多人齐聚海口,探讨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要求下,海南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打造全球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多位与会嘉宾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艺术品交易和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全球文化艺术品市场逐渐趋于一体化。

  海文交执行总经理尚岭表示,根据国内艺术品专业机构的分析,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民众往往会出现收藏趋向;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至8000美元的时候,文化艺术品收藏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及以上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系统的收藏行为。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化艺术品市场,都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这就意味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我国已进入全民系统收藏的时期。”尚岭说。

  根据英国《Hiscox在线艺术品交易报告》统计,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增长变缓的背景下,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仍十分可观。2016年艺术品在线交易额达到37.5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15%;预计2021年在线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将上涨到91.4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上亿人,每年还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不少与会嘉宾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遇冷、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正在逐渐复苏。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迎来3.0时代

  受访专家表示,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新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文化自信。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文化“活”起来,使其变成真正的产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传承发展双赢。鉴于此,建立一个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显得尤为必要。

  据介绍,我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曾被业内形容为“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野蛮生长”。一段时间,艺术品金融化探索遇到了不少挫折。虽然民间投资热情涌动,但由于缺乏规范管理等多重因素,市场乱象丛生。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颁发《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7号]),对全国各地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

  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目前,全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多数处于“萧条”状态,尽管一些地区的文交所进行了差异化的探索,但很大一部分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严格监管加码留下的“历史阴影”持续笼罩着行业的发展前景。在文化金融方面,近十年来,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鲜有创新。

  然而,包括现实需求在内的种种迹象都表明,文化艺术品交易已然告别以投机炒作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二代交易市场,迎来了融合实体经济、助力实体企业的第三代市场建设时期。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622/1033.html



上一篇:贵州举办黔菜文化品牌高端讲座共商黔菜发展
下一篇:草原就是个文化大讲堂 内蒙古除了文人多 还有漫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