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三位“超级大咖”齐发声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月16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举行。作为开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论坛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

6月16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举行。作为开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论坛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主持,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李孝聪,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

单霁翔:大运河保护要在16个方面下功夫

2014年大运河挤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一个跨越8个省35座城市、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究竟如何保护,保护什么?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需要保护16个方面,即:沿线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河道景观、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俗景观、民居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艺术景观和城镇景观。

大运河的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也就是说,保护大运河要尊重原生环境,不仅要保护文化要素,也要保护自然要素;不仅要保护静态的古遗址,也要保护人们生活其中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不但要保护点和面,也要保护文化线路;不但要保护宗教建筑和宫殿建筑,也要保护普通人生活的传统民居、工业遗产和老字号;不但要保护物质要素,也要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工艺技术。

我工作在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也在保护它的景观和水利工程,用了多年时间来改善生态环境。现在,故宫博物院的春夏秋冬,角楼、城墙、河水……都有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拍照以后,传到世界各地。

今天,每个城市都在积极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祝大运河明天更美好!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李孝聪

李孝聪:古代运河舆图为大运河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大家知道,长城与运河是伴随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两个最具标志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曾经作为王朝强盛的象征,千里运河则是国家繁荣的写照。长城是失去了历史功能的固化的文化遗产,其伟迹尚在,而现实功效已难恢复。大运河不仅有辉煌的历史,也有可触摸的遗迹,而且今天仍然部分地发挥着现实功效,我们应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我们的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旧迹,维护运河水质,传承运河文化,发挥运河功能,营造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多年来我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我参加了唐宋古运河的实地考察,从宁波到郑州整整44天,目的是还原唐宋运河故道遗迹。1987年,实地考察唐宋永济渠,探寻唐宋北方运河故道……

我是做舆图研究的,古代的舆图,它们反映了运河本身与运河沿线的城址之间的关系。例如,从扬州和仪征的古代舆图上,可以看到,运河是穿城的。再看高邮和宝应,也是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城市。这两个城的中心,有唐宋时期的运河故道。这些古代的舆图,为大运河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提供了依据。

事实上,国外的运河,也非常重视古运河水体的保护利用。比如加拿大利多运河,它对运河河身及相关闸、坝、桥的维护,值得借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历史运河文化遗产区,运河沿岸的街道、建筑物,以及车的停放和人们的行走……可以做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

张锦秋:馆、塔、园、桥,浑然一体,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应该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象征性,应该成为中国大运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作为具有保护、展陈、研究、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的巨大容器。

博物馆建在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应该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当地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元素。

博物馆建在哪?怎么建?经过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在扬州古城南侧的新市区内、隋唐古运河的三湾所在。这里曾经是运河势陡多险的地段,先人采用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史称“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创造出了安全航道。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616/1001.html



上一篇:《汉语桥》:中国语言文化从云端走向世界
下一篇:辛店镇举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暨第六届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