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高博文金岩对谈海派曲艺文化:破圈后就媚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月24日下午,在上海北外滩建投书局里,一场大辩论正达到高潮——针对“海派曲艺文化破圈后是否就媚俗了?”这一议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与品欢相

4月24日下午,在上海北外滩建投书局里,一场大辩论正达到高潮——针对“海派曲艺文化破圈后是否就媚俗了?”这一议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与品欢相声会馆艺术总监金岩在东方卫视主持人骆新的主持下各抒己见。

这场对谈会的主题本是“谈笑北外滩,海派文化创新之路”。然而作为主持人的骆新率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他说:海派曲艺之所以能够成为遗产,继承传统很重要,同时它最大的特征是可以破圈。当年海派的京剧、越剧能够在上海留得下来,都是因为它不拘一格。“姜文拍过一个电影,就是取自于上海的一个新闻,讲一个人犯了罪杀了一个青楼女子,这在当年是一个很重磅的事件。这则新闻当年对上海的戏剧界影响非常大,所有报纸都不断跟进事件进行连载,且都卖得特别好。后来不仅京剧、越剧、话剧跟进,连评弹也很快的开讲这个故事。”

骆新说,时代不断变化,这个事到后来也被很多人反思,“海派这样‘海来海去',是不是完全脱离了传统,使得原来的根基存不住?不断的去适应市场,是不是形成媚俗?”对这个问题,他请教了现场三位的看法。

雅俗之间有一个最大的标准 就是能够共融共赏识

姜昆没有上来就说观点,而是先拿周信芳的例子做比较。他说,当年有人说周信芳是嗓子坏了。其实不然,现在即使是好嗓子的演员也要学这个。“周信芳在中国戏曲学校讲,你们要想学我的话,得像侯宝林那样的学,因为侯宝林学他学得特别像。所以我感觉到,不能说海派的就是俗了。雅和俗之间,应该是有一个最大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能够共融共赏识。相反俗的进不到雅,雅的进不到俗,这样是不行的。”

在姜昆看来,虽然每个艺术品种都有主要的对象,但它毕竟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精神产品。“我曾经跟一些脱口秀演员说,你们演得非常好,但你们得学会为大众服务,因为现在你们这个(圈子)有点太小了,你得培养自己为大众服务。就像坐在后面的这位山东快书的老先生77岁了,小剧场也能演,大剧场也能演。如果什么时候你为小众服务演变成为大众服务,把这个过渡过好了,我相信这个艺术就是成功的,就是雅俗共赏的。”

海派文化之精髓是海纳百川 南北曲艺在上海融合发展

金岩则从他个人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经历出发,来谈他对海派曲艺相声艺术的看法。他表示,他没来上海前就听过海派文化的精髓——“海纳百川”。作为他来说,工作跟它重叠的时候,更要提“纳”,那么怎样付诸实践呢?在他看来,“纳”第一个是采纳,接受;第二个则是将外来的文化放进来,融合创新,纳入正规;第三个“纳”,是容纳观众的享受。

“这就是我们这么多年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样一件事情,上海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北方人怎么处理的,我在上海说相声,当我回到北京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在上海时的演出状态,我在上海作品里面有沪剧,有越剧,到广东唱粤剧,我还学昆曲。评弹说实在的,我也能唱,都是模仿学习。”金岩补充说道。

在高博文看来,北方相声早已在上海根深叶茂。“金岩他们最早就是在上海评弹团乡音书院,那时候跟我们谈的时候,我说绝对支持,不计报酬,你们在这儿演,慢慢在这儿孵化,就演红了。后来我坐出租车说到南京西路861号。司机说,‘哦,品欢相声会馆'。由此可见他们在上海现在作为主要的一支力量得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认可。”高博文表示,南北曲艺就这样在上海交融,而且在上海的北方人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同样感兴趣,她们有的穿着旗袍来看观看演出,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高博文还跟他的团队将上海平弹带到北京、广州去演出,并向这些城市推广沪普话、苏州话,照样吸引那么多的观众来旁听。他们在香港一共演了八场上海评弹曲目《繁花》,场场爆满,吸引了那么多在香港的江浙沪第二代、第三代的观众。所以他认为,海派文化无论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体现了一个包容的特性。

给世俗文学的曲艺镶边放光 得靠土生土长的曲艺人来担当

姜昆最后总结道,上海这块土地尊重文化,崇尚艺术。这两点在全国来讲是具有代表性的。这里包容性强,它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所有好的东西都愿意在这里展现。上海经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另外就曲艺来讲,本身还是在世俗文学当中的,如何把它提高,从乡镇文化走向城市文化,让它镶上各种各样的边放出光芒来,这便需要土生土长的曲艺人来承担创作任务。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427/802.html



上一篇: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倾力打造《浙江通志·民俗
下一篇:海南省琼崖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挂牌成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