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吴桥:以杂技为媒 兴文化之风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河北吴桥县全面推进“杂技文化进校园”工程,聘请杂技名家开发杂技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杂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苑立伟摄/光明图片 2021年3月5日,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

近年来,河北吴桥县全面推进“杂技文化进校园”工程,聘请杂技名家开发杂技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杂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苑立伟摄/光明图片

2021年3月5日,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杂技艺人王保合在为游客表演“三仙归洞”。苑立伟摄/光明图片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作为中国杂技艺术发祥地和世界杂技的摇篮,千百年来,从河北吴桥县走出的众多杂技艺人,他们身怀绝技,四海为家,在各杂技团班,在国内外舞台留下闪光足迹。

绕城而过的大运河,是杂技文化天然的“传送带”。运河古道,岁月沧桑,吴桥杂技艺人沿大运河走江湖、闯南北,孕育了极富传奇色彩的千年杂技文化,成为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高度重视吴桥杂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特别向杂技文化产业倾斜,持续加大对杂技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吴桥杂技在技艺上不断突破的同时,坚持杂技教育传承和中外杂技艺术交流,并带动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杂技文化影响力。如今,吴桥杂技已成为连接中外杂技艺术交流和文化交融的纽带,正焕发出蓬勃生机,续写着新的传奇。

技艺长流映耀千年

吴桥杂技,源远流长。

吴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杨双印对吴桥杂技有着多年研究。“吴桥在古冀州东部,古代‘角抵戏'首先从这里出现并流行,奠定了古代杂技基础。从春秋战国至今,吴桥杂技历史已有2800多年。”杨双印说。

在吴桥,甚至在古墓发掘中也发现了绘画杂技形象。20世纪50年代,在吴桥县小马厂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墓壁上绘有“蝎子爬”“倒立”“肚顶”等杂技表演形象。这既表明杂技在那个时期的受欢迎程度,也可见当时吴桥杂技已广为盛行。

“为了维持生计,也为了打响‘招牌',很多杂技艺人练出绝活奇技以招徕观众,无形中推动了杂技技艺的传播与创新。”杨双印认为,吴桥杂技为世界瞩目,正是源于杂技艺人不断精进的高超技艺。

100多年前,2000多名吴桥杂技艺人先后走出国门,他们或只身,或结伴,带着道具远走天涯,在各大洲进行演出交流。

其中,以杂技大师孙福有的“中华国术马戏团”最为著名。孙福有被誉为中国杂技对外交流的先驱与典范。他从艺55年,有18年在国外度过。他和他的“中华国术马戏团”先后到欧亚大陆30多个国家演出,他的绝活《十字大绳》《十字飞人》《飞刀》等节目为世人叹服。他发明的“保险绳”,使演员安全得到保障,这一装置至今仍为世界各杂技团所沿用。

杨双印编著的《吴桥杂技》一书中记载,“中华国术马戏团”鼎盛时期,有演员120余人,其中包括俄、美、德、印等六国演员,有十多部卡车、两辆吉普车、两部发电机,一个可容纳3000多人的大盖棚,40多头大型动物,演员之多、声势之大、节目之丰富前所未有。

走出国门的吴桥杂技艺人,足迹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大批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使者,不仅展示了高超杂技技艺和艺术成就,也将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精美技巧传回中国,丰富了杂技内容,提高了杂技艺术水平。

为擦亮吴桥杂技“金字招牌”,1987年,文化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每两年一届,多年前就已成为与法国“明日”与“未来”杂技艺术节、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并称的世界三大杂技赛场。

杂技为媒,文化交融。吴桥这座小城,仅与杂技相关,就接待过法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的外宾两万多人。法国“明日”与“未来”杂技艺术节主席莫克莱尔曾评价:“吴桥不仅是中国的杂技之乡,也是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桃李芬芳代代相传

“任何一门技艺或一种文化,要实现长久兴盛,都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发展。”吴桥县文广旅局副局长张晨萌说。

在吴桥,杂技艺术生生不息,杂技艺人层出不穷,这与师带徒、团带班、鼓励开办专业学校、开展杂技进校园、打造杂技专业村等各种形式的技艺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曾任吴桥县杂技团副团长的刘志凯,2008年建立了吴桥铭扬杂技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学员最多时有80多名,现有在校生47人。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406/659.html



上一篇:香溪河畔的“文化更夫”——记兴山县古夫镇文
下一篇:寻找夷陵记忆 坚定文化自信 聆听宜昌8000年的回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