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民阅读纳入文化强国评价指标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团 全民阅读已经第八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明确提出“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对此,北京团人大代表带来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团

全民阅读已经第八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明确提出“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对此,北京团人大代表带来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韩永进

全民阅读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作为国家图书馆前“掌门人”,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韩永进代表十分关注全民阅读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韩永进认为,建设文化强国目标背后一定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和体系,有一系列的标志事件,“我觉得全民阅读十分必要,一定是文化强国最重要的指标和标志之一。”

结合现实,他提到,一方面社会大众已经看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国家在全民阅读方面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国际图联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硬件上,每5万人应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但目前我国平均十几万人才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从软件上看,成人阅读纸质图书加上电子图书总共不到十本,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大概是几十本,在以色列,人均阅读量甚至达到60多本。

所以,全民阅读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社会的力量,我们都可以通过阅读的路径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汲取先人的思想以及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而把握当下,创造未来。”

那么,如何做才能逐步实现全民阅读?韩永进引用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韩永进认为,我国的全民阅读已经“过了第一境界这一关”,大众已经明确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和目标。当下中国正在进入“第二境界”,他说,现在读书学习有多种多样的方式,特别是科学技术给人类阅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电子书等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非常多,现代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是古人望尘莫及的,大众可以抓住当下的机会更多地汲取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力量。通过爱读书、善读书,从而迈向第三关,达到全民阅读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国人大代表何福胜

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 建设“中国古典知识库”

作为来自大学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授何福胜也十分关注文化传播、文化自信的提升,他今年在两会上带来的建议就和建设“中国古典知识库”有关。

他提到,中国古籍有20万部,体量大,也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载体。但在学术研究中,他发现目前古籍寻找起来还很费力,“我们没有一个古典知识库,这给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带来很大阻碍。同样,社会公众也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系统地阅读古籍。”

何福胜介绍,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几名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均有古籍数字化的相关工作,但都不够系统,比如哈佛大学有“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我国也有古籍数字化的相关推进,但力度都不够。

在建议中,他还明确,之所以提出“知识库”而非“数字图书馆”,是因为知识化相比数字化要更进一步,“知识化”能实现所有存世古籍的知识组织、再生、管理与利用。随着计算机深度学习能力、文本挖掘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快速提升与发展,学界在呼吁继续推进古籍数字化的同时,开始呼吁古籍由数字化向知识化的转变,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对古籍进行深层次的利用和传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多读书,读好书。

何福胜说,“中国古典知识库”的建设,不仅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推进,也关乎我国的信息安全和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过建设这样庞大的“中国古典知识库”需要动员多方力量。他建议,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调研相关情况的基础上,联合组成“中国古典知识库”建设领导小组,由技术和学术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或科研部门牵头,联合全国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图书馆,组成“中国古典知识库”建设工作委员会,充分调动全国的相关资源,尽快论证、启动该项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308/472.html



上一篇:南怀瑾为何说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下一篇:经济发展、文化氛围、追求权利,形成了古希腊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