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二安”文化旅游节,济南将推动超然楼申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济南的根和魂。当前,“五个济南”建设中,“文化济南”建设更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济南中部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泉·城文化风貌区、世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济南的根和魂。当前,“五个济南”建设中,“文化济南”建设更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济南中部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泉·城文化风貌区、世界名城旅游胜地,而承载中部城区特色定位的核心区域正是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值得注意的是,天下第一泉景区将打造“二安”文化旅游节,并推动超然楼申报历史文化名楼,打造济南城市文化新地标。


32处文化展馆星罗棋布

展现济南独特城市风貌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园(趵突泉景区、大明湖景区、五龙潭景区和环城景区)”组成,景区内泉水密布,呈现迥异于北方城市的水乡气质。景

区内分布着32多处文化展馆,这些展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饱含历史韵味,每处展馆都是一个主题博物馆,都是济南独有的“城市名片”。人们观景戏水之余,若想深入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探究济南的城市性格,不经意间出现的一个个文化展馆,会由一个个点折射出济南城市文化的五彩斑斓。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文化展馆中,娥英祠、晏公庙、秦琼祠、南丰祠、曾巩展览馆、李清照纪念堂、稼轩祠、铁公祠、白雪楼、秋柳诗社、老舍纪念馆等等,都是为纪念济南名士而建。

泉水主题是第一泉风景区展馆不可或缺的内容。泺源堂的泉水文化展馆陈列着“泺”字甲骨文等泉水考古文物,展出历代关于泉水的文献典籍,每件展品都折射出人对泉水的理解和运用,凸显济南人伴泉而生的悠久传统;百花厅的泉水自然地质展览馆是一座科普馆,呈现济南泉水成因;环城公园的泉水生活馆营造一幅生动的泉水人家生活画卷;超然楼一楼的泉水电子体验馆则用高科技手法打造一个追忆千年泉水文化的体验之旅。

景区内泉水潺潺、林木扶疏、古建掩映,优美的环境得到众多书画大家的亲睐。于是,近代大写意、小写意的代表,李苦禅和王雪涛纪念馆分设在万竹园和沧园;在书法上开宗立派的“武体”创始人武中奇纪念馆选址五龙潭;辛亥革命老人孙墨佛与其子孙天牧的父子书画馆坐落于大明湖畔。上世纪,近代书画名家金棻、关友生、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等常在公园内雅集笔会,60年代参加全国第四届美展的作品全部捐给景区,如今常年在超然楼展出,彰显着齐鲁画派的时代风貌。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围合着济南老城,辖区保留着许多古建筑。万竹园有3套院落、13个庭院、186间房屋,还有5桥4亭1花园及望水泉、东高泉、白云泉等名泉,石雕、木雕、砖雕为之三绝;北宋熙宁年间,曾巩在趵突泉北岸修建“齐州二堂”之一的“泺源堂”,后在元代改为“吕祖庙”,至明代扩为三座大殿,为现在格局,是市级文保单位;大明湖北岸的北极庙始建于元代,门前那段石阶“长滑梯”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秋柳人家、玉斌府是济南四合院的代表,记录着市井生活和社会变迁。建筑无声,却是活着的历史。

第一泉风景区是全国首家国家级楹联名园。各处展馆展园内,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密布楹联佳作。悬挂在铁公祠西入口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被誉为济南市联。李清照和辛弃疾的纪念馆由历史学家郭沫若撰书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这幅对联描绘的易安故居令人如临其境。“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则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写出辛弃疾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他的爱国抱负,高度评价了辛弃疾的一生。

身在园林景区的展馆展园,风景自不必说。这里有良禽佳木,有奇石名泉,步移景异,山环水绕,曲径通幽。大明湖北岸的盆景奇石馆室内常年展出各种奇石,室外是一处精心打造的山水园林景观。万竹园既是古建筑群,又是李苦禅纪念馆,在传统院落欣赏翰墨丹青,更能体会文人雅趣,观赏者行走于廊亭之间,也会成为一道风景。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开埠通商较早的城市,不仅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也有“曲山艺海”的雅号,这些在趵突泉景区泺苑文化街都有集中展现。非遗展馆内,黑陶、鲁绣、面塑、泥塑、剪纸、刻瓷、微雕、蛋雕、葫芦雕、兔子王、社火脸谱等非遗项目样样精彩。文化街北头是胜概楼,赵孟曾题诗称赞“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天井处开辟为小型露天剧场,由马季题匾“曲山艺海”,不定期举办曲艺演出和非遗项目体验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307/468.html



上一篇:收藏之旅:这个“文化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下一篇:陈燕琴:旗袍里的文化传承(一)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