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钟子丨釜溪研究录:富顺古风仁商萧永升精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富顺萧永升历史文化研讨会(2019年12月13日,钟永新摄) 作者:钟永新 【内容摘要】 通过萧永升在四川富顺的仁义行迹,体现富顺古风仁商精神的延续传承,以此来说明为何千年古县

富顺萧永升历史文化研讨会(2019年12月13日,钟永新摄)

作者:钟永新

  【内容摘要】通过萧永升在四川富顺的仁义行迹,体现富顺古风仁商精神的延续传承,以此来说明为何千年古县富顺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与厚重历史,进而提出弘扬家风家训家规传统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萧永升,富顺仁商,乡贤精神

  千年古县四川富顺至今流传着清代童寺镇巨商萧永升(1762—1856年)造福乡里,独修文庙的感人义举,成为民众乃至文人们传诵不息、引以自豪的乡邦话题,可谓是滋润代代富顺人民的精神遗产,在富顺萧永升研讨会之际,对这一古风仁商精神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当代传延参考价值。

  一、富顺为何出现仁商萧永升

  四川富顺作为具有千余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古县,汉代以“江阳之盐”而著称,至宋代始建文庙,而后进士不断出现,尤其到明代所出的进士数量在蜀地蔚为可观,享誉一方。清朝建立后,至道光年间进士数量锐减,引起民间议论,时富顺知县邓任坤发起募资,资金不足,于是萧永升出现到历史舞台,一人出资培修,再后又出了近20位进士。为何萧永升参与文化公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兰陵萧氏世家的家风影响

  根据《兰陵萧氏族谱富顺江阳支谱》的记载,萧永升家族追根溯源为山东兰陵萧氏,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从分支湖南武冈迁到四川富顺。经过数代繁衍劳作,成为当地富商名门。萧家注重家风培育、平抑米价、摆义渡、办义学、行义医,正是得益于家族家风家规的影响,留存至今的《萧氏家训》《兰陵堂训》内容深刻凝练,很有指导意义,故而使得其家族来到富顺定居生活后,与当地融为一体,孕育出共同生活发展的平民意识,滋生出关注地方文化的教育共识。附《萧氏家训》于后:忠孝节义,纲纪人伦。孝敬父母,赡养终身。夫妇和顺,振兴家庭。弟兄友爱,妯娌相亲。敬老慈幼,和睦乡邻。德智并重,教育儿孙。遵纪守法,办事认真。勤劳简朴,生活安宁。莫犯罪恶,奸盗邪淫。匡邪扶正,平等待人。清政廉洁,务本修身。好学立志,为国为民。(来源:富顺县委宣传部)

  2、富顺固有文风的地域影响

  全国各地都有仁商参与善业,屡见不鲜,但萧永升能够做出独修文庙的过人之举,使其有别于其他人士,那么为何萧永升有如此胆识魄力呢?已故巴蜀文化研究学者伍松乔先生在研究川南文化时,提出川南地区“尚仁”,富顺古风里非常鲜明的特点之一便是仁义精神,其他富商愿意捐资也体现了地方乡绅对兴学办学的支持。从汉唐宋明代以来,富顺文化底蕴已经形成良好传统,萧氏家族迁来随之受到教益,从而出现顺应地方文脉的思考升华。

  3、萧氏特异禀赋的个人影响

  富顺有三大异人之说(童寺镇“古风仁商”萧永升、仙滩镇“罗跛三爷”罗利田、自流井“厚黑教主”李宗吾)。所谓异人,从人才学的角度说明这些人物应运而生,具有不同常人的地方,既不拘一格,又别具一格,常有大胆惊人的特异表现,此正是属于富顺人才带有的某种个性化的特征,体现为追求传之名山的事业,努力付诸实施,不会优柔寡断,属于个人行事风格的呈现内容。

  二、萧永升所作事功的影响延续

  清代道光年间,萧永升参与培修文庙以后,从精神上感召推动富顺才子勤勉学习,文化精英辈出,出现许多在近代史上大有作为的人士,如刘光第、宋育仁等,保持延续了富顺才子的美誉,且是真正的才子,不只体现在考试意义上,也为现当代树立了新的榜样。体现为以下几点。

  1、激励后继本土富贾延续仁义大德

  萧永升先生的仁商作为,口碑相传,作为民间地域现象,深深感染影响其他人士,后来表现尤其突出的人物是在近代中国抗战期间,出生于原属富顺仙滩河底坝(今属卫坪付家村)的王德谦先生,根据自贡作家王明亮新著《盐商巨擘王德谦纪事》披露,可见王德谦深受富顺古风及地方名人影响,后来王德谦到自流井盐场接办家族盐业,救济百姓,被誉为“王大善人”。抗战时冯玉祥将军来自流井发起献金运动,王德谦居然捐出1500万(法币,捐款物合计),可谓自清代萧永升以来又出现的一位比较典型的富顺仁商,两者在文化精神上似有某种联系,归结起来正是富顺古风的熏陶传延。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zonghexinwen/2021/0209/345.html



上一篇:蜀人钟子丨釜溪研究录:富顺传统文脉守护者伍
下一篇:首套大运河文化校本教材将面世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