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瓜文化探索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西瓜虽源于域外,却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直至今日,西瓜依然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同时丰富了原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活。西瓜作为一笔重要的农业

0 引言

西瓜虽源于域外,却自古以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直至今日,西瓜依然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同时丰富了原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活。西瓜作为一笔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非常值得人们系统探讨。笔者在相关文献的知识基础上,从西瓜的传播与推广以及文化影响方面做梳理[1]。

1 西瓜的历史

1.1 考古发现

1976年,在广西贵县出土的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

1980年,在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发掘的汉墓随葬漆笥中发现有西瓜籽。

1995年夏天,敖汉旗四家子镇村民在挖水土保持坑时,偶然挖到了3 座古代墓葬。考古队员经过清理挖掘,发现了在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中的一幅“西瓜图”(图1),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西瓜壁画[2]。图中主要描述墓主人的生活内容,特别显眼的是,墓主人前方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2 盘水果,其中一盘赫然盛放着3个碧绿色的椭圆形西瓜。这幅壁画在现今内蒙古的东北部地区,也就是当年的的辽朝腹里地区,是中国对西瓜引种历史的研究中极为宝贵的形象资源。

图1 敖汉旗羊山一号辽墓壁画右图为左图简笔画版

1.2 书本记载

(1)有书籍记载,胡峤是在辽上京附近第一个吃西瓜的人。最早对西瓜加以关注的人,记载下西瓜传入北方的经过,根据胡峤开始居留契丹国时的考证,大约公元927—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年间,参考胡峤关于西瓜的记述,西瓜被引进北方大致是在辽太祖征西域之后,也就是公元10 世纪初叶;并且在其在位年间就已经有种植。

(2)《本草纲目》中有过一卷关于“西瓜”的条目,表明对胡峤的认同态度。李时珍因西瓜属性阴寒而称之为“寒瓜”,同时有出自陶弘景的两句“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可以确定此瓜与该“寒瓜”为一物。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3)《中国文物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述的是一通“西瓜碑”记载。南宋时期,在淮西地区已有80余年的种植食用历史[3]。第一个记载西瓜名称和来历等信息的中原人便是五代人胡峤。

(4)《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报道,称有西瓜籽出现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若此信息确实可靠,中国西瓜的历史至少在4000 年以上,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要另当别论了。

1.3 西瓜的引进

西瓜原生于非洲,后传入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称为“阿吾丝”,自西域传入命名为西瓜[4]。最初西瓜的诞生,是经由古埃及和苏丹栽培,传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至此,于古罗马地区内普遍种植。唐初,在回纥人被契丹人讨伐当中,无意将西瓜籽种引到了新疆地区。北宋靖康之变后,西瓜引至黄河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直到元代后扩展向全国各地。

这只是大部分资料记载,但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已有西瓜存在的迹象。依据《汉书地理志》中的描述,有些专家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西瓜的引进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假如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已打开同非洲地区的交通海路。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经过这个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能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5]。

2 西瓜与中国传统的融合

2.1 融入动因

(1)西瓜早已在中国成为了常见农产品。一方面,它绝美的食用价值因素。西瓜具有解渴、降暑的功效,其口感较为甘甜,有“天生白虎汤”的美称。一方面西瓜很容易种植,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种植西瓜的工作量少获利多,并且瓜期过后即可种菜,每年都能够给农民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经济价值显著[6]。

(2)中国向来有重亲情、尊伦理的传统,很讲究孝道,许多节日都采摘的鲜果通过墓祭、焚香等形式祭奠,体现人们浓厚的人情味道。西瓜的特质恰好符合后人对先人的追思情愫,自然而然与传统节日一并流传至今[7]。

(3)根据西瓜的外形与发音,人们对其有了“团圆瓜、喜瓜”之称。而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多有团圆、和谐的内涵,殊为巧合的是西瓜消暑解渴、甘甜清爽,刚好符合人们对美满欢庆的追求,满足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品的需求,必然成了典型的礼品水果,与古代农业文明、传统习俗相伴流传至今[8]。

2.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西瓜元素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707/1122.html



上一篇:杏的栽培历史文化与传播
下一篇:舞蹈礼仪在社会中的功能及体现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