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文化及其在温州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言 香樟(Cinnamomumcamphora),也称樟树、樟木、樟、豫章等,为常绿阔叶高大乔木,根系发达,树冠硕大,落叶少,适应性极强,耐修剪,耐移植,抗病虫害,也耐贫瘠土壤,既可做行

1 引言

香樟(Cinnamomumcamphora),也称樟树、樟木、樟、豫章等,为常绿阔叶高大乔木,根系发达,树冠硕大,落叶少,适应性极强,耐修剪,耐移植,抗病虫害,也耐贫瘠土壤,既可做行道树,也可做庭院树种,是亚热带地区的优势观赏树种[1]。香樟在我国长江以南区域大量分布,杭州、义乌、南昌、安庆、无锡、宜宾等城市更是将其选为“市树”,可见香樟的群众基础是极为广泛的。在温州,香樟可以说是除了榕树外,人们最为熟悉和司空见惯的,温州全市香樟古树共有580株,独立树564株,古树群中17株;564株独立树种一级保护古树59株,二级保护古树12株,其余为三级[2],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方才认定为一级古树,而树龄300~499年为二级,树龄100~299为三级,因此温州香樟的栽培历史可谓相当悠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温州城市绿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其中香樟作为行道树、孤赏树等在园林中的应用,虽然比比皆是,然而却是最易被人忽略的,因此,有必要就香樟的文化及其在温州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 香樟文化

2.1 香樟传统文化

香樟在我国栽培历史极为悠久,各个城市中千年古樟并不少见,就浙江省而言,舟山市普陀山有千年古樟,温州市泰顺县廊桥旁有千年古樟,台州市临海江南古长城旁更有一株古樟,号称“隋樟”,距今已1500多年。同样,历代古籍中亦多有香樟的记载,东汉服虔注《汉书》中有记:“豫章,大木也”;杜甫有诗曰:“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豫章翻风动白日,鲸鱼跋浪沧溟开”;南宋文学家祝穆因著有《南溪樟隐记》,更有“樟隐”之称,自言在南溪上有“团栾偃蹇,庇及数亩;老根盘踞,高突地上”的古樟两株,他雇人厚培其根部,使之形成一平台,可容纳数人坐卧,并言:“余闻昔有商山之老戏于桔中者,谓之桔隐;后世仿山阴之种竹者,谓之竹隐;慕彭泽之采菊者,谓之菊隐;拟孤山之咏梅者,谓之梅隐。余爱此古樟,遂名吾庐以南溪樟隐……”[3]。

在古代,植物常被用于“比德”,而广泛被园林应用并被大家所熟知的首推松柏,人们将松柏经冬不凋、凌霜傲雪的特性,比德君子坚毅、不屈的品格。然而,香樟的比德则知之者甚少,除祝穆的“樟隐”,有隐士之喻外,较为常见的是将香樟比拟为贤者、人才,《南史王俭传》写道:“俭幼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终当任人家国事’”,即可知古时的香樟,与松柏一样,都是比德的树木,可以说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4]。

2.2 香樟地方文化

在温州,因香樟通常生长在土壤相对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这些地方又往往是村落所在、人口聚集的区域,一株百年以上的香樟则如榕树一样,往往成为一个村落,乃至一个区域的风水树。温州乡下,每到立春,长辈便去折下几枝香樟树枝,来为孩子们举行“燂春”仪式,即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先是放一些干脆的稻草,再在上面放置新折的香樟枝条,将那稻草一点着,含有水分的香樟枝叶随着稻草火焰的烘烤,便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空气里弥漫着迷眼的烟雾中,裹挟着淡淡的樟的芳香,而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在火堆上来回地窜跳,据说能够长得更高。

泰顺北涧桥和薛宅桥旁的古樟,是泰顺的“名片”和文化象征;江心屿的樟抱榕是温州民间故事的典范。另外,在温州市区中山公园积谷山飞霞洞侧的古樟,在19世纪初那场烧毁飞霞观的大火中,树干头部被烧去了一半,但总归是幸免于难,至于其树,清代有诗云:“豫州树大石罅微,老斡出罅神龙飞。眈眈楼阁压不住,攫空夭矫鳞髯肥,天公有意弄奇诡,树耶龙耶知者稀”,可谓古城的历史见证者。就历史文化价值而言,各处的古香樟,无不见证着一个地方的沧海桑田,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3 香樟在温州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3~19.4 ℃,极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香樟作为温州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虽然极为广泛,但却因为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存在喜新厌旧、喜洋厌土的心态,以及绿化规划设计者迎合领导和市民的心理等原因,导致香樟在园林绿化中并不受青睐。作为乡土树种,香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且易于养护管理等优点,其生态效益是外来树种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应正确对待和重视其在温州城市园林中的作用[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707/1113.html



上一篇:接合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演进
下一篇:关于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探讨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