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树一军的诗钟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0年3月,笔者有幸参加了《诗钟通则(修订稿)》[1]起草修订稿工作,直接与当今诗钟界的专家、学者和作手交流,重新研读了有关诗钟的著作、重要论文和诗钟集,对诗钟又有了新的认

2020年3月,笔者有幸参加了《诗钟通则(修订稿)》[1]起草修订稿工作,直接与当今诗钟界的专家、学者和作手交流,重新研读了有关诗钟的著作、重要论文和诗钟集,对诗钟又有了新的认识:诗钟是一种高雅的传统文化,是以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为基础的一种语言艺术,与诗词、对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从游戏诗学中来,表现为字句定数、语音依律、体式归类、格目分明、对仗修辞、字意新巧,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独特文体。

一、在诗钟定义上的三种误读

诗钟兴于清代,初起于道光年间,历咸丰、同治、光绪、民国及近代,流行于四海百余年,后趋式微。它作为文学沃土的一朵奇花,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尚未绝迹,在我国闽、粤、京、津、陕、辽等地也有多人热衷于此,好之,乐之。但也是知之不多,甚至在诗钟的文体属性、定义上存在三种误读,需要我们破解。

(一)简单地称诗钟为文字游戏

我们翻遍《中国文学史》和《中国韵文史》也找不到“诗钟”的定义。其因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故称诗钟,前贤尽视之为游戏,甚至《辞源》中也记述为:“诗钟是一种文学游戏之作。其法: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对仗工整为上。相传拈题后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其声铿然,以为构思之限,故曰诗钟。”[2]邵瑞彭《寒山社诗钟丙集序》说:“诗钟者,谐隐、射覆之流。”[3]王鹤龄言“诗钟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4]当今现实中主要以龙平等为代表也是如此称之。其实,这只是基于诗钟创作过程与形式具有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同时也是前贤的托词而已,消遣之外,又在于限时创作,其竞技性一方面于瞬间彰显作手才智之渊永和文思之巧、之捷;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作手诗技的提升。他们“非拘拘于雕虫小技为止境也”,[5]而是在诗钟的创作过程中,用字构思,遣词运典,须费经营,变化无穷,充分锤炼个人的诗学技艺,体现诗学境界。“非聪明不能裁对,非博洽不能俗题使雅。”[6]“当其得闲而入,因难见巧,于藻思绮合之中,亦自有五雀六燕、铢两悉称之妙,则诗钟一道似亦未可厚非。”[7]我们不能拿前人的托词和创作形式的表面现象来确定诗钟的本质属性。

(二)把诗钟看作诗,归杂体诗

目前,“承认诗钟是诗的,主要是福建作者……归入杂体诗”,[8]况且诗钟源于律诗,是以七言律诗的颔联、颈联为基调来规范的,有“改诗”“折技诗”之称。大家也都知道,各种杂体诗都是具有游戏性,归属诗的别体。但是,诗的最大特点是用韵,而诗钟是不用韵的;另外,诗是用真情实感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而诗钟只是按偶然规定的题目,着眼于文字和修辞技巧,注重语言文字,但具有游戏性,同时也注重意境的追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诗钟是诗。特别是以中国楹联学会刘太品先生为代表更不以为然,他在与笔者通信中言:“把诗钟归之为诗歌范畴,倒也算一片良苦用心……杂体诗的归类并没有掩盖诗钟是文字游戏的本质属性。”另外,诗钟在其文体特征特别是格律上与诗也有本质区别。

(三)认为诗钟应归入对联

诗钟形式上也是两行文字,形同对联,“诗钟自然可以进入对联的范围……基本上就是各种对联辞典上所开列的七言对联的对联格……诗钟只是对联范围内的一体。”[9]另外,笔者在与刘太品先生探讨时,他认为“把诗钟归属于对联文体,也绝对不是正常的用于抒情达意和说理的对联,而是文学性对联与实用性对联之外的非典型性对联——谐巧类对联”。把诗钟归入为对联,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实,诗钟与对联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诗钟格律严谨得近乎苛刻,是对联无可比拟的。诗钟属于雅文化,是文人雅士交际的一种手段,服务于小众;而对联属于俗文化,是以“春联”为代表,归入民俗类,服务于大众。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诗钟归入对联。

二、诗钟与律诗、对联的主要区别

(一)诗钟以联为单位

诗钟是以七律的颔联、颈联为基调和规范的,所以前人皆参照律诗称诗钟为一联或多联。显而易见,诗钟的单位是“联”,而诗称“首”,对联为“副”。

(二)诗钟定句定数

诗钟一联由上下句组成,每句7字,共14个字,不容增减。而律诗字数不固定,除七言58字外,尚有五言40字,还有六言律诗48字。楹联更是可长可短,短者二、三字,长者数千言。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523/932.html



上一篇:文化和旅游多视角的透视
下一篇:文学研究的多重维度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雷蒙威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