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研究以长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设”。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从传统的商品形式升级为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设”。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从传统的商品形式升级为向文化内涵式发展,以地域文化内容优势、产业技术优势、行业人才优势最终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宣传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党和政府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扶持,文创产业也成为了朝阳产业。

高校校园是文化和思想的聚集地,每一所高校都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发展历史、特色文化和办学理念,而校园文创产品也是传播校园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此类产品的用户定位为高校的在校师生、关系单位与访客等特定消费群体,因而具有较为稳固的市场,也对高校校园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查阅国内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相关文献以及走访多所高校后发现,关于高校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和设计应用都比较少。因此本文以国内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应用为主题进行研究分析,以徐特立先生创建的百年历史高校——长沙师范学院为切入点,展开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以期为今后国内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2 国内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简析

2.1 国内高校校园文创市场现状

从近年来国内高校校园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市场发展起步较晚,运营模式也不够成熟,对校园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程度与投入普遍不足。很多校园文创产品的研发主体并非校方,且品牌策划、产品定位、研发模式、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市场上的常见校园文创产品普遍存在品类不全、功能单一、造型简单、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在设计中对于校园特色文化内涵的表达与情感体验较为忽视。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的校园文创产品种类较为丰富,涵盖日常用品、文具、服饰、首饰、工艺品、纪念品等,同时以其百年校庆为主题制作了众多的衍生品。校园内有专门销售文化创意产品的实体商店,可以向校内师生和参观游客提供带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生活学习用品,虽然销售的情况比较火爆,但也存在产品特色不足的现象。就目前的实际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国内高校没有自己校园文创产品的研发和运营。

高校校园文创产品既能体现高校文化底蕴和内涵建设,也是传播和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高校校园系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研究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品牌形象,对高校文化传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2.2 长沙师范学院校园文创发展现状

以长沙师范学院近年来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情况,简要分析该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

2.2.1 学院创新创业平台成立了专门进行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孵化团队,如师也设计工作室,自2018年开始运营孵化校园文创产品,目前主要有手机壳、月饼、服装、文具等产品,但尚未在校园内进行大规模的实际营销推广,商业化运营程度较低,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团队缺乏专业的文创设计人员,对产品设计开发和商业运营的概念比较模糊。

2.2.2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类别较单一,用户定位不够明确,未向分众用户展开有效调研,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产品。目前的校园文创产品尚未挖掘出校园特色,缺少情感化设计,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较差。

2.2.3 产品过分注重形式,缺少内涵设计,功能较为单一,与同类产品比较,没有价格优势,同时,也缺乏好的外观设计。部分产品制作工艺较粗糙,缺少文化性和艺术性。

2.2.4 校园文创产品设计项目运营资金不足,产品研发进度缓慢,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商业运营情况不理想。

3 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定位

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应关注主题性、实用性、易用性、创新性,强调特色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这是由于其用户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在推广高校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办学历史等文化特征过程中,应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视觉文化内容,这样才能在文化传播和营销过程中得到校园用户群体的认同。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326/615.html



上一篇:罗衣从风融汇创新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
下一篇:巴蜀民俗文化的数字人文传播研究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