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二十年基于期刊论文的观察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研究背景与样本选择 “青年亚文化”概念的逐渐形成和正式提出,与芝加哥学派关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起,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

一、研究背景与样本选择

“青年亚文化”概念的逐渐形成和正式提出,与芝加哥学派关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起,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学者们就将越轨青少年、下层劳工等非主流人群纳入正式的社会研究,正式拉开了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后期,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把“青年亚文化”置身于一个更大的阶级-文化系统,试图借助更深的社会政治语境去分析青年亚文化行为的符号风格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火种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点燃,“上山下乡”中无法返城的“愤怒青年”,把“朦胧诗”“伤痕文学”作为他们抒发愤懑之情的工具[1],以“朦胧诗”“星星画展”为代表的的文学艺术活动,悄悄释放出了青年亚文化的能量。而随着以崔健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摇滚的兴起,中国青年亚文化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表达。

然而,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要滞后于青年亚文化的出现。1984年前后,一些对于国外亚文化概念和理论较为集中的介绍在中国学界开始出现,青年亚文化研究进入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中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和网络青年亚文化(也称新媒介时代网络青年亚文化),主要以1998年黑客攻击上海信息网作为区分的标志性事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基于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促使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出现新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关注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的关系,建构针对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体系。

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质在新兴技术的裹挟下不断更新。然而,和国内欣欣向荣的青年亚文化发展相比,学界鲜有关于新媒介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梳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新媒介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动态,本文选取了1999年至2019年20年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笔者以“青年亚文化”为关键词,选取1999年至2019年20年间中国知网(CNKI)期刊论文数据库,经人工辨别主题,剔除无关论文后,获取222篇C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关注网络青年亚文化、影视中的青年亚文化、文学中的青年亚文化、日本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范式等;理论视角聚焦于社会学、符号学、消费主义等。

从期刊发布量上看,1999年至2006年为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萌芽期,年均发文量2篇左右。这一阶段的研究刊发数量较少,以对新人类现象的关注为主。叶南客指出中国的“新人类”具有不断变革、奋进、探索自身和社会现代化的昂扬风貌,以高度的参与感投身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成长和壮大[2]。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影像中的青年亚文化以及青年亚文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此后,我国青年亚文化论文的发表量,整体上呈现波浪式递增趋势(见图一)。

2007年至2012年为发展期,年均发文量8.7篇。2005年12月28日,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引发的舆论浪潮,引起了研究者们对青年亚文化的重视。2008年发表量猛增至10篇,出现第一个峰值。但一些恶搞一味追求游戏性、娱乐性,调侃丑化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的历史名人和精神偶像,冲击文化和道德的底线[3]。文学作品是这一阶段研究者们解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重要文本。

2013年至2019年为高潮期,年均发文量22.6篇。新媒介技术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等新风格特征,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网络改变了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并成为制造、传播青年亚文化最便捷的渠道[4]。2014年相关论文发表量激增至23篇,出现新一轮峰值。微传播平台出现后,带来的社交方式变化,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介使用背景下的变化受到研究者关注。

图一 我国“青年亚文化”CSSCI期刊论文发表量

此后发表量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上仍然呈上升趋势,并于2019年达到顶峰(40篇)。研究者们针对青年亚文化抗争的新风格与商业形态对其的收编展开讨论。有学者提出不同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对青年亚文化的规制与收编,需要政府在坚持以青年为本的理念下,秉持尊重、理解、合作、平等的原则,采取非强制性的柔性治理方式[5]。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324/602.html



上一篇:基于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录像厅媒介文化研究述评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