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8年8月16-17日,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航专委”)换届会议暨“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

2018年8月16-17日,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航专委”)换届会议暨“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海博物馆、航专委、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论文39篇,来自美国、日本与中国各地的航专委委员代表及相关航海历史文化专家学者共计90余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包括航专委换届、主旨发言和分议题讨论等环节。换届工作完成后,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广州大学安乐博(Rober J.Antony)教授、山东大学陈尚胜教授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作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亚洲海域》《“三婆”是谁?浅谈曾盛行在南中国海的水神》《唐宋间涉外制度变化与中国海外交通》的主旨发言。

一、主旨发言

海洋是流动贯通的,人类的航海认知、海洋信仰以及涉海交往即在此层面产生并发展,这也提示我们要尽量突破国别、朝代的限制,以全球史的眼光来回视过往。

刘迎胜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亚洲海域》按东亚海域自北而南、延及东南亚与印度洋的顺序,考述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旧籍中有关亚洲海域的称谓及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海洋地理的认识。文章从西洋世界地理知识传入前后,汉文中“海”与“洋”涵盖海域的大小不同入手,梳理了“大地球形”说自古希腊到伊斯兰世界再自回回人入华的传播过程,但由于该说长期仅为回回学者所知,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南人士人阶层的公共知识,因此大航海时代之前,中国人所接触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而东大洋相当于今之太平洋,西大洋与南大洋海相当于印度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太平洋海域、东南亚、印度洋海区中与海、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地域指代进行了系统探讨。

安乐博的《“三婆”是谁?浅谈曾盛行在南中国海的水神》,对清人袁永纶《靖海氛记》中所载当时海盗头目之一张保(张保仔、张宝)所供奉神明 “三婆”的信仰情况展开讨论。作者结合田野调查,从广东雷州、钦州到中越边界无数大大小小的沿海村庄和庙宇中查探“三婆”信仰的存在,梳理了“三婆”庙宇的分布及影响,并回答“三婆” 的来历及其信仰来源、哪些人信仰“三婆”及其与沿海社群的关系问题。

陈尚胜的《唐宋间涉外制度变化与中国海外交通》讨论了唐宋之际中国海外交通发展史中所出现的重大变化,同时分析了从唐代的封贡体制主导,演变为宋代的互市体制主导,是由地方涉外权力兴起和地方政权生存竞争问题所促成的,并由宋朝为解决财政不足问题所确立。而互市制度的确立,对于推动宋代海商出海贸易、通过海洋国际贸易所带动的沿海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以及对造船业和航海业的直接刺激,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因此,亚洲贸易体系的形成,恰恰是朝贡制度受到削弱的结果。唐宋之际涉外制度变化的历史表明,没有允许普通商人参与国际贸易的互市制度,就没有宋朝海外交通的发展。

二、分议题之海上交通与贸易

海上交通与贸易议题内容宽泛,参会专家主要从航路交通考证、港埠贸易与机构制度两大板块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一)航路交通考证

南海航路考证作为海交史的重要研究领域,向来受学者重视。海道之变迁是随着海内外贸易的对象和航海技术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清代南海国际帆船海道历经多次变迁。由于南海岛屿命名时代不同,难免出现同名异处、同处异名等现象,各种书籍记载难免相互抵牾。为厘清清代不同时段南海地区国际帆船航道情况,王宏斌的《清代南海国际帆船海道考》利用中英文献资料的比对和初步考释,得出清代中外航海者先后在南海开辟有13条国际帆船海道的结论。王涛的《清中叶英国在珠江口的地图测绘与海上航线》则将航线关注点缩小到珠江口,通过18-19世纪初的西文地图和航海指南,考察了这一时期地图测绘与珠江口海域海上航线的变迁。

针路簿作为后人理解传统船民生活及认识航行经历的重要民间文本资料,同时还是将沿海岛屿及港澳置于更大海域时空中进行探讨的基础性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林瀚与薛彦乔立足馆藏资源,就其馆藏20世纪60年代泉州惠安木帆船运输联社下坑运输合作社整理油印的《航海指南》展开研究,分别考证了汕头与山东地区的航线和地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网址: http://www.zgwhyj.cn/qikandaodu/2021/0128/327.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国问题专家米切尔·奥琛伯格博士(MichleOkse

中国文化研究投稿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化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文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